鹦鹉鱼赏析网

沈华解析:汉代玉器鉴定的关键细节特征

11-13

沈华解析:汉代玉器鉴定的关键细节特征

第十七课,汉代时期玉器的细节鉴定特征(下)

昨天的课程内容我们介绍了汉代玉器鉴定中需要注意的材质特点,今天的文字我们接着介绍汉代玉器鉴定中的几个其他环节。

2、如何从沁色上分辨汉代玉器

汉代时期的玉器,最长的在土中埋藏的时间已经有了2000多年,所以在玉器表面会出现有土蚀、土隔、灰皮、鸡骨白等腐蚀现象,这就形成汉代时期高古玉器最为诱人的沁色,但是由于利益驱使,仿制者也会使用化学手段和热处理工艺制作出类似的假象,所以沁色的鉴定一定需要多看真品,仔细揣摩细节的变化特征,这里要说明的有两点:

(1)、在玉器的沁色细节特征方面,汉代时期的玉器与战国时期的玉器相似度很高,这是由于使用了真正和田玉的原因,和田玉的结构缜密,所以受沁的部位多在器物的表层,特别是在北方土质的情况下,很少有完全浸蚀内里的情况。

在收藏这类物品时,学会观察很重要,只要用手电筒或迎着光来观察,就能看到尚未受到沁的地方透光程度。

我们要知道,在玉器上出现严重的浸蚀,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玉质的材料很软,或石性较大,才会在恒温和地压的状态下,经过较长的时间侵泡才会出现深度浸蚀乃至鸡骨白,这也是良渚时期玉器的典型浸蚀生成条件。

而在汉代时期的玉器中,如果使用的材料非和田玉,这类藏品也会出现重度浸蚀,但比例较少。在博物馆中我们偶尔也会看到类似的作品,原因就是这样的汉代玉器,其选用的材质就不是新疆和田玉,由于材质本身石性较大、质地不坚密而导致较为深度的浸蚀,形成鸡骨白。但是这类玉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往往也能发现整体材质似乎没有完全钙化,有些地方还露出星星点点的地张。

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赝品了。赝品由于是人工速成,对仿制的时间和效果可能控制得不好,所做的浸蚀一般都较真品略深,露出的地张也很不自然,但是如果通过化学手段将浸蚀做得很深,玉器的表面就会斑驳得很厉害,这种缺陷是顾此失彼的工艺操作造成的,如果学会仔细辨认,增强对真品的熟悉感,是可以从中找出相应的纰漏的。

(2)、在前面的文字中我讲过,随着出土墓穴所处的地域不同,墓葬中玉器周围的干湿度、酸碱度以及墓穴的密封程度都有所不同,对玉器所造成的损害和沁色也就会有差异。

这一点作为鉴定是很重要的,譬如我们在观察考古出土玉器的时候发现,南方的地区,广州出土的玉器浸蚀就会比较严重,有些玉质的颜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同时期在陕西、河南等地的出土玉器由于土壤环境相对比较干燥,所以浸蚀出来的沁色与广州出土的器物大不相同。

与之形成相对应的就是,中原地区与广东地区相距遥远,在玉器的制作工艺和设计纹饰中,对文化、审美的要求完全不同,纹饰的设计雕制也各有特征。

要想全面认真地熟练掌握鉴定方法,必须恰当而合理地运用地理、纹饰、浸蚀这三项合一的鉴定复合思维,才是辨识玉器真伪的比较可靠的方法,但这需要每一位辨识者的学识、思路与眼界要宽阔,敢于自我否定,那种速成或自我认知较为成熟的人,改变认知观念比较困难。

3、汉代玉器的鉴定方法总结

除了我们介绍的玉质和沁色以外,在纹饰和工艺,包括制作的形制方面,汉代玉器的其他种类可以参考战国时期的玉器制作,因为我多次讲过汉代琢磨工艺是延续着战国玉器的特点,个别的细节特点我们已经在前面的种类特征中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

我专门拍摄了一个关于汉代玉器鉴定的课程,这些文字都是拍摄的脚本,内容都是个人的理解和阐述,虽然不一定可以涵盖玉器鉴定的所有细节,但是这些都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想要系统全面的提升鉴定水平,可以多多学习一些行业内藏家的经验和资料,在鉴定实物面前,头衔并不重要,眼光和实战经验最宝贵,只不过愿意像我这样公开广而告之的人不多。

在参考实物鉴定的过程中,有些市场上出版的个人藏品书籍和网络所谓的“行里人”经验也需要辩证理解,不要被带到沟里,我刚开始收藏的时候也是相信了那些所谓的“专家”和书籍,后来上了不少当,买回一堆的垃圾,这些以猫画虎的书籍坑害了不少人,在真伪的鉴定上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如果想要详细的了解,可以订阅我的专栏,如何提防收藏过程中的各种陷阱,里面介绍的很详细。

总之,玉器的鉴定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看到的真品多了,对真品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对赝品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抵触和免疫力。如果一直在赝品堆里打转,看多少我这样的文字也没有用,有的藏友对照我的文字,将自己的藏品断代展示,其实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太过于自信,喜欢摘抄符合自己藏品的文字,不喜欢认真详细的系统学习,这是很可怕的,学习一定要有空杯心态,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可能有的人原来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如果不能放弃原有的认知,再多的知识也听不进去。

如果想系统认真学习,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是我的专栏视频课程,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菩提子不能乱戴

孔家钧窑茶具瓷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