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遇见美好时光:如何开一间独特的茶馆?

08-20

遇见美好时光:如何开一间独特的茶馆?

“有空喝杯茶”,这句话随着西方咖啡浪潮和手摇茶饮的崛起,渐渐消失殆尽,闲暇之余大部分的人会选择灯光美气氛佳的咖啡厅。看似要被埋没的茶饮文化,近几年在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推波助澜下,也悄悄展开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革命。

1、日本 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 咖啡茶馆

在东京中目黑一众有腔调的咖啡店包围圈中,这家 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 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奇迹般的存活。

川上俊(Shun Kawakami)的设计师品牌 artless . Inc 在原宿开了一家店,现在他们搬到了轻轨高架桥下一个更大、更酷的空间。

这样一来,他们有了一个功能更加丰富的地方—— 茶与咖啡、artless . Inc 的办公室、以及画廊。

artless . Inc 以“chashitsu(茶寮)”为设计理念,以现代感性表达传统茶寮的概念。

设计在空间、产品、平面以及菜单开发的各个方面都融入了“茶道”固有的概念,并通过现代语言来表达,创造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茶寮”。

这家店位于一个700米长的轻轨高架桥下,坐落在一排各式各样的商店中间。这个位置让人们可以在一个休闲的环境中体验到“茶寮”文化。

桥下通道裸露的混凝土空间让人联想起仓库,营造出极简主义的氛围,很像“初光”。

该空间仅使用未经处理的松木板、黑漆钢架和裸露的混凝土作为装饰材料,产生了一个现代感的空间,但具有明显的“侘寂”感觉。

这个空间的中心是一个五米长的铁板面的吧台,台面上有一个方形的开口,里面设置风炉和国宝级的茶釜,而店内手冲制茶则搭配常滑烧的急须。

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日本传统手工茶具,诸如:来自京都 · 金网辻的滤茶网,开化堂的茶罐,朝日烧京都 · 宇治的茶壶,小川裕嗣氏的茶杯和乐烧陶器等。

咖啡方面店家主推单品咖啡,强调地域之味的美好。咖啡师推荐的有哥伦比亚 jose duvier parra、布隆迪 mubanga 等。

每款咖啡豆还附有一张"身份卡"帮助客人了解咖啡产区背后的故事,以及每款咖啡对应的风味。除了手冲咖啡之外,还有 cold brew coffee 供客人选择。

明亮的和式空间里,精选的茶叶与器具,整齐安静地摆放在吧台上,茶叶是店家严选自日本小规模茶园、有机无农药的茶叶品种。

类似手冲咖啡,手冲制茶对水温、冲泡技巧,以及冲泡工具也都有相当的要求。所有的咖啡都是现场研磨后精心手冲的,而日本茶则是用最好的茶壶冲泡,每一滴茶里都浓缩着茶叶的原始味道。

茶与咖啡,两样看起来不同的饮品本质上却又有着极高的相似度,通过繁复的程序或手法才能将饮品的口感提升,同时也是 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 所想呈现给大家的概念——“工艺、手法”。

就像客人在茶室里静静地等待主人沏茶一样,点餐后的等待时间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款待。

店后是 artless . Inc 的办公室和预约展览空间,这里举办由他们设计和策划的展览,还为酒店、商店、办公室、零售空间、博物馆等提供艺术咨询和艺术制作服务,以探索和拓展更多艺术商业的可能性。

artless craft tea & coffee 旨在通过在轻轨高架桥下仓库式空间中创造一个现代的“茶寮”,从而创造并开始一场新的设计运动。

2、台北丨小隐茶庵

无论是日本茶道或是台湾的茶文化,人们对于茶的讲究,从来都不只限于风味而已。位于台北市杭州南路的小隐茶庵,便优雅地体现喝茶如何成为一种美学体验。

藏身于东门巷弄的复古美学茶屋“小隐茶庵”没有过于华丽的外观,而是以简约白墙及拱门迎接每位来客。

店内除了提供多项茶品,另有供应传统茶点及膳食小品,期待通过崭新方式,让品茗这项文化深植于你我生活之中。

简约的装潢设计,让人能充分感受到古典融合现代的创新风格。柜台上方放置的茶叶整齐并列,前台更有提供闻香服务,让客人挑选自己喜爱的茶叶。

店内共有3张桌子,采用原木家具营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桌子一张是正方形、一张是圆形,剩下一张则为长方形,配上榻榻米座席区,全数仅能坐下约10人。

入口处左侧是放满古董餐具的中式柜子,靠近门口的方形桌位上方的窗户使用雾面材质,与木造窗框成功营造出复古中式茶馆个性。

方形桌上方配合的是方形窗,圆桌上方则同样搭配上圆窗,一旁另挂有白鹤画作作为点缀。舒适的内装与摆饰,还未送上茶饮,就足以让人平复紊乱的心。

榻榻米架子上摆放了部分茶具,一旁书柜上更能自由翻阅品茶相关书籍,每个角落都经过精心设计。

年轻的小隐茶庵主理人 Lily,过去曾为家配师,对于美学与摆设自有一套哲学。“其实我对美有自己的坚持,喜欢体验生活细节,也喜欢将空间摆设布置成理想的样貌。”Lily 表示。

然而,她也发现,尽管许多书籍都在谈论艺术和美,却鲜有一本书教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美学。

恰好 Lily 在多年前,脑中开始浮现创业的念头,于是将生活“美学化”,让人们可以轻松地接触美,便成为 Lily 的创业初衷。

巧合的是,过去喜欢喝茶消暑解渴的她,也因缘际会的接触到茶艺,开始放慢生活步调,享受泡茶的乐趣。于是,Lily 便决定以茶为媒介,结合兴趣与专长,打造出生活化的美学,小隐茶庵也就这么诞生了。

“我期待与茶界同业一同创造全新的喝茶美学风气,开启台湾第三次茶叶革命,从快步调的速食享受中,渐渐步入更深层的茶文化里。”Lily 说道。

也因为 Lily 的工作背景和美学涵养,小隐茶庵除了供应自己深入山林、精心挑选的“熔岩迷雾”、“月色涟漪”、“90年代熟普散茶”之外。

更让人着迷的则是空间中看似简单随意、没有过多雕饰,却又无比雅致宁静的摆设及氛围,像是店内那幅由书法家谢秉钧挥毫的鲤鱼图墨宝,便是空间中看似低调却让人不禁细看再三的一角。

而至于餐点部分,由于 Lily 认为“现代人的忙碌生活,朋友相约总是有那么几位到14:00还没用餐。”也因此,小隐茶庵提供了手工水饺,看似简单日常的品项,却显现了主理人 Lily 的一份体贴心意。

如果你也是喜欢品茗、热爱生活的朋友,不妨找个舒服惬意的假日午后,造访杭州南路街头,让我们小隐于茶庵之中,享受这一方天地间的宁静致远。

3、日本 san grams 茶室

“有空喝杯茶”,这句话随着西方咖啡浪潮和手摇茶饮的崛起渐渐消失殆尽,闲暇之余大部分的人会选择灯光美气氛佳的咖啡厅,看似要被埋没的茶饮文化近几年在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推波助澜下,也悄悄展开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革命。

过去日式正襟危坐的品茗室,经过日本静冈百年历史的丸松制茶场思维改良,重塑空间与包装设计,搭配茶点餐饮,san grams 以新型态的品茗空间宣告传统茶饮的强势回归。

产茶量为全日本之冠的静冈县,满布丘陵地形和日照充足的先天条件,通过雪水灌溉,产出的绿茶品质甚佳。

静冈茶和宇治茶、狭山茶被列为日本三大名茶,不仅经过煎焙后的茶叶味道甘甜清香,大片茶树环绕四周的独特缓坡让静冈县拥有茶叶之都的美誉。

百年老店丸松制茶场 san grams 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地形,请来师出隈研吾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小川博央(Hironoka Ogawa)取之茶形体为灵感进行设计。

通透的落地玻璃代表静冈茶色的澄澈透明,悬挂在外的短木条装饰如同漂浮在壶里的茶枝。

内部一排排墨绿西式座椅洗炼而亲民,墙面上水墨标示着手冲茶的来历。

承袭好茶入喉回甘的标准,从茶室内部延伸到外的庭园造景也请来专门人士进行设计,超过两百种花草随着季节更替,延续品茗从视觉、触觉、嗅觉到味觉都能体验到茶香的精神。

在这波茶叶革命的内容里,除了从建筑着手改造,对于茶饮的精品推广也不遗余力。

市面上大部分茶叶供应商为了保持供货稳定,多半使用混叶茶,很难品味到各产地茶叶的纯粹,而 san grams 效仿精品咖啡的概念,以种植地、生产茶园和品种单一茶叶,提供18款来自菊川不同区域的茶叶。

全面优化的范畴当然也包含了包装与品牌 Logo 的设计,请来操刀 KIRIN 生茶和淡丽啤酒视觉包装的设计公司 DRAFT 重塑品牌识别。

日文里“san”不仅代表着数字三的意思,发音也类似山字,而 san grams 直译的三克之意则恰巧是冲泡一壶绿茶所需要的茶叶量,综合上述意义后呈现出印染在短门帘上的有山和 g 字样的茶室名。

在包装上看似保守的墨绿压印设计下,针对不同茶农画出生产标号,标签上清楚标示着制茶所、茶产地、茶种以及最佳冲泡的各种细节。

丸松制茶场想尽办法从空间、包装到软体设计等等,把快要消逝殆尽的茶文化再度推向年轻人群。

而让旧茶新饮奏效的方法,功不可没的绝对是店内的立饮茶吧,由冲茶师现场冲泡,啜饮的同时一并品味每个茶叶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是追求正宗的古典派性格,不妨试试看以煎茶两倍以上时间蒸青的“深蒸茶”,搭配期间限定的茶点,体验静冈限定的精品茶饮。

4、马来西亚 PALOMA 茶馆

现在很多年轻人平常和朋友聚会都会习惯性选择咖啡馆,但除了喝奶茶喝咖啡,我们还可以喝什么?

黄俊辉及姐姐黄雪仪认为,原叶茶也能成为众多饮料中的选择之一,于是开了 PALOMA 茶馆。

他们简化了品茶步骤,让不谙茶道的年轻人也不会因其繁琐而打退堂鼓。

PALOMA 茶馆位于吉隆坡蕉赖,茶馆的桌位不算多,尽量给人空间感。

设计方面也比较倾向日式和北欧的感觉,开放式的吧台可以看到茶师当场沏茶。

一旁的盘腿桌位让客人可以感受不一样的品茶文化。

咖啡馆的趋势近年来几乎是从无到有,从寥寥几间到随处都能看见,这显示出人们比较倾向在舒适的环境享受饮品,但还是很少有人以这样的方式去喝茶。

茶其实本来就是很好的饮品,它有两千年的历史,口味也不逊色于任何一种饮品,所以店主想把它推荐给年轻一代,拓展新的市场。

生物工艺出身的黄俊辉认为,既然要卖健康饮品,就不添加任何的糖分或其他添加物,坚持只卖茶的原味。

现在普遍认为爱喝茶的大部分都是年长一辈的人,而且都是自己买茶叶回去泡茶的,但黄俊辉相信,不是没有喜欢喝茶的年轻人,只是缺乏适合年轻人喝茶的环境。

黄雪仪说:“我们这里主要制造一个更现代化的品茶环境,提供给大家一个能够真正认识茶的地方。”

他们会制作一些资讯卡,慢慢给客人普及茶的基本知识,这些卡片还会上传到网上。

茶馆也会通过社交媒体来介绍及分享茶的知识,比如六大茶类,指的是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和乌龙茶。

PALOMA 茶馆有近30种茶,主要是4个茶类——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除了提供堂内品尝,也有简单的茶具和包装好的茶叶让客人购买回家自己冲泡。

说到泡茶,茶馆简化了功夫泡茶的步骤,让客人觉得喝茶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所以来这里品茶的客人都会享有自己单独的茶具、茶叶和热水,黄俊辉和黄雪仪也会教导客人如何泡制。

店主表示:“现在传统茶的弱点,就是太过坚持要用茶道的器具,我们希望用最方便的方式去接近现代人,毕竟每个人都很忙碌,我们不做出改变的话,品茶的市场就会慢慢被淘汰。”

热泡茶喝的是层次感,第一泡可闻茶香,第二泡茶味溢出,第三泡品其醇味,茶在不同的水温、冲泡时间都会有不同的滋味。

PALOMA 茶馆也有提供一些小吃,并加入茶的元素,如茶口味的 Cha-Jelly、结合黑巧克力和抹茶的 Cha-Truffle、抹茶内馅的可颂等。

Cha-Jelly 有红茶和乌龙茶两种不同茶味的果冻,一个带花香,一个则是果甜。

“这里不会有太重的食物味,我们要保持一个干净的环境,不止是卫生上,还有气味的干净,我们也不会放任何的香精,因为在众多饮品里面,茶的香气比较薄,要自己冲泡才闻得到,如果空气中有很多不同的气味,就会影响品尝的过程。”店主说道。


5、英国 Sally Lunn's 茶室

新鲜黄油配上果酱抹在刚刚出炉的 Sally Lunn Bun 上,蓬松香软的面包塞入口中,感觉就像飘在云上,果酱加黄油甜而不腻,再搭配上一杯红茶,妙不可言。

去英国小镇巴斯却不坐在莎莉露之家(Sally Lunn’s)里喝杯下午茶的话,就如同去了约克没有去贝蒂茶屋一样,同样是不完整的一件事。

在 Sally Lunn’s 品尝美味,体验是非常不同的。你将置身于巴斯最古老的楼房中,体验 Sally Lunn Bun 最正宗的口感。

Sally Lunn’s 所在的建筑始建于1482年,是巴斯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而茶室本身可追溯到300多年前。

建筑的一层到三层是餐厅,每一层的座位都不是很多,紧密地摆放在这个传统的老房子里。

地下室是一座小型的厨房博物馆,方便顾客更好地了解 Sally Lunn Bun 的历史,品茶用餐之后,可以去参观和学习。

厨房博物馆并不大,却复原了罗马与中世纪时期的建筑风格并介绍了那时的烘焙方法、工具和过程。

这里让参观者可以体会到 Sally Lunn 本人在几百年前的这栋房子里烘焙面包的情景,也算是在品味美食过后,再返璞归真地体会它诞生过程的有意义之旅吧。

1680年一个名叫 Solange Luyon 的年轻姑娘为了躲避法国国内的迫害逃到了巴斯,在巴斯的这栋老屋子里以烘焙为生。

她制作的这个大而圆的面包,蓬松柔软,直径有20厘米,与如今法国节庆时吃的面包很相似,连狄更斯都是它的忠实粉丝。

因为它特殊的口感和轻盈的质地,再搭配上不同口味的果酱,或者肉类食材,真是美味得想不受欢迎都难。

而且这种美味想复制也很难,很多人几经尝试都无法如愿,也为 Sally Lunn 的面包增加了些传奇又特殊的色彩。

这款面包本来由她的名字命名,但是因为她的同事发不准她的法语名字,久而久之就变成了 Sally Lunn,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家小店要吃 Sally Lunn Bun。

这里的食客也是除了餐厅本身外的另一道风景,他们大多是中产,举止从容得体,轻声细语又谈笑风生。

在这里,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餐前点统统都有供应,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的不仅是下午茶,更是一份独特的优雅。

一份下午茶一般包括半个 Sally Lunn 面包加果酱、奶油或其他配料,以及茶或咖啡。当然,想吃传统的三明治和司康配果酱、奶油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既然来了这里,谁都不会抛开 Sally Lunn 独家面包不去尝尝的。

传统的享用方式是把 Sally Lunn 面包横断剖开,在剖面上略微烘烤,并轻轻抹上一层松软的黄油。

然后加上你喜欢的果酱或柠檬酱,再抹上厚厚一层奶油,立刻开吃,不要耽误,趁热吃才好,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一份英式红茶。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虽然没严格规定,但他们会把面包的顶部用来搭配甜果酱,而底部搭配咸鲜的肉类佐物。所以如果两人以上前去的话,可以点至少一份甜、一份咸的套餐,这样就可以吃到不同的面包和风味了。

Sally Lunn’s 对他们的面包相当的骄傲,声称每一个前去享用的顾客必定会开心又满足地合不拢嘴。

如果你没像其他顾客一样开心又满足的话,可以去跟他们店员讲,如果真想搞怪地试试去“抱怨”,在尝过他们的美味后,真是想装作生气都难啊。


6、“厨房哲学家”罗朗的下午茶


如果你看过《锵锵行天下》,或许会记得里面有个叫罗(MichaelD.Rosenblum)的“老外”。他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行政主厨,央视纪录片《厨房里有哲学家》第一集就介绍了他的故事。

他以美食来写“自传”,茶也是其中一味。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探访了他开在广州沙面的朗泮轩餐厅,体验了一次“新中式”下午茶。

他以烹饪写自传。第一次在《圆桌派》节目里看到罗朗,这个“老外”一开口就是“中文十级”的标准,用词精准,表达流畅。主持人窦文涛、导演陈晓卿盛赞罗朗是“最懂中国美食的外国人”,而罗朗称自己为“特别热爱中国传统美食的一个普通厨子”。

罗朗优秀的中文读写能力,得益于他二十余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1998年,他作为交换生来到上海,2009年开始定居中国。而他与中国的缘分,早在童年就埋下了伏笔。

为了强身,罗朗从小被父亲送去学咏春拳,第一次在师父那尝到了中国茶的滋味,记忆里便窨入了茶香。罗朗14岁的时候到唐人街的中国餐馆打工,一下子就爱上中餐,他接着去烹饪学校学一技傍身。再后来,他学中文,学各种技能,考面点师、厨师证书,甚至还考过了茶艺师证。

“到人民群众中去”、“讲好中国故事”这些响亮的口号,被罗朗一步一脚印地实践着。在中国定居后,他带上帐篷,千里走单骑,游历大半个中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宁夏、青海、新疆、甘肃,一路向南至贵州、云南、广东,为做出“有灵魂的菜”寻根。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老师。他视濒临失传的味道和手艺为珍宝,寻求平凡食物本身的价值。

把毕生探索、遇见写进食物里,开全世界最好的饮食空间,这是罗朗的梦想。而一座今年将满百年的老洋楼,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静谧有序的空间

珠江水泮,树影婆娑,仅仅0.3平方公里的广州沙面岛,坐落着5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起明黄、嫩绿、赤红、纯白的建筑,位于沙面北街73号的灰墙建筑显得略为低调。

墙面上的1924道出了它的年龄——这是一栋始建于1924年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建时为日本正金银行。1948年,曾作国民政府广播事业管理处。如今这座楼被艺术家李伟广活化,以ART73艺术生活空间呈现,将生活与艺术以多个不同的空间形态贯穿于其中。

“折衷主义”源自希腊语 “Eklektikos”,意思是“选择最好的”。这个术语常用于哲学,表达“从一系列成熟的思想流派中,挑选最好的学说来创建自己的学说”。罗朗把他的理想“种”在这栋楼的顶层,似乎也是命定的安排。他创作的美食艺术,是中西的合奏与变奏,甚至无国界之分,力求还原食物本真的个性和味道。

踏上年代久远的木质台阶,每走一步脚下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响。脱了漆的木质扶手和锈迹斑斑的护栏仿佛引你进入时光隧道。在光影交错中 爬了四层楼,一切惊喜隐藏于顶楼的旧式小门背后。小天庭、草木幽,柳暗花明。这里看不到车水马龙,感觉天空近在咫尺。

用餐的空间有二三处,下午茶于主厅享用。白色的开放式台面简洁干净,上面摆放着民国时期的天秤,古朴的潮汕茶炉,几组精致的柴烧茶器,还有罗朗的自酿酒。操作台以一排茶柜为背景,里面装着罗朗从各地淘来的茶,目测也有好几十种,不乏小众品种。茶屉上方一组展现农家烟火气息的泥塑,出自西安一位“非遗”工匠之手。泥塑旁,整齐排列着几个手书标签的茶罐。

靠窗一侧的墙上悬挂着中国风的民族传统服饰;订制的中式木桌上摆放着老式的竹编热水壶;明式椅子线条平直流畅,背板略有弧度,演绎着文人审美意趣,给人有序又舒适的感觉……午后的阳光透过格窗打在沧桑的墙体上,暖黄色的光把空间晕染地慵懒而温馨。

寻香问道中国茶

下午茶的第一个仪式感,来自于桌上摆放的筷子。不是刀叉,而是筷子,暗示着茶点也会偏于中式。架筷子的小碟有些唐宋遗风,而且每个都不一样。

茶的选择多过咖啡,有蒙顶茉莉、武夷岩茶、安溪高山茶、白茶寿眉、古法乌龙、古树熟普,茶品会随主人不定期的收藏而更换。同行二人各选择了古法乌龙和白茶寿眉,相应使用的茶器也是非常中式的茶壶和盖碗。

空间内的茶器有柴烧器皿、紫砂茶壶、青花瓷茶杯等,每种器物都很趁手。本次所用到的柴烧壶和柴烧盖碗,质朴而温润。窑变时留下的火痕和自然的灰釉,使得每一件器皿都独一无二,散发着强烈的生命感染力。许多新中式茶馆在选器上都很难做到好用和美感兼顾,想必罗朗在定制上下了很多功夫。如此“死磕”器皿的人,自然不会辜负他所热爱的美食。

先品两道茶。古法乌龙,似高火炭焙的陈茶,茶汤深邃浓酽,颜色暗红透着绸缎的光泽,入口后口感没有那么燥热,茶叶耐泡,汤水醇甜。而白茶寿眉甜度很高,茶叶耐泡度尚好,泡了十余道的茶汤仍是金黄色泽,鲜爽有味。

一切呈现都指向罗朗是个用心对待茶的人。看过一段访问,说他在普通的一天里会品品茶。茶是让他与自然连接的一种方式。每年春季,罗朗都会奔波于中国的各个茶区采茶、做茶,再把做好的茶带回朗泮轩。他认为,做茶是件非常快乐的事。

2022年,罗朗去往东安舜皇山野生茶基地,拜访当地民间制茶师傅,一起采茶、炒茶、品茗,感受舜皇山野生竹间茶传统制法和塘家梯田的独特韵味。在凤凰山,罗朗与采茶人一起,采摘单丛茶,晒青,日落后至通宵完成浪青、杀青、揉捻、走水等工序,以备不久后碳焙。他在朗泮轩的夏至菜单上,以茶农为灵感,创作了“茶人力之源”菜品,由潮州古城南姜鸡、乌岽村炒米粉、凤凰镇炸豆腐组成。

不一会儿,店里的伙伴端上一个三层木质食盒,将这组“盲盒”一层一层取下在桌上铺开,十二道茶点以最诱人的姿态登场。六味咸点,六味甜点,大部分是中国各地小吃的创意混搭,每一种都融入了罗朗的人生经历和对食物的理解。

咸口的茶食有老成都麻辣牛肉干、本帮熏鱼、圣詹姆斯萝卜糕、西五街肉夹馍、葱油酥、烤乳扇,甜点有凤梨酥、阳山油饺、柠檬其面、陈皮饼、抹茶饼干、杏仁饼。不少没吃过的食物,店里的伙伴会一一诉说来历,只需打开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味蕾的反馈。

如茶器一样,有温度的东西大概率是不会从流水线上来的,食物也是。除了手工制作与精致好看,罗朗的下午茶就是他所诉说的风味之旅。

圣詹姆斯萝卜糕是罗朗在餐厅打工时学的第一道粤式点心。师傅高婆婆是他好朋友的奶奶,在纽约唐人街圣詹姆斯教堂遗址旁的一个几平米小屋内,向少年罗朗传授了这道入口绵密味道香浓的糕点。

西五街肉夹馍,是一副毫无改良和包装的质朴模样,所以在一众红粉中凸显出来。迷你的它,没有传统肉夹馍的肥油脂浓,肉夹馍就从饱腹的主食变成了小可爱茶点。

罗朗曾说:“我不想只是听,我更愿意直接去和食材本身对话,去和它沟通。”这种温度来源于他将一段美好的记忆、体验,或时光,通过食物化来呈现给你。眼前的食材就像是旅行带回的素材,再融入自己的心思捏成一个个充满风味的礼物。

或许你会说,商人都会讲故事,但这里不仅有故事,还有爱的流淌。一个外国人能如此痴迷、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跋山涉水为我们呈现出有灵魂的中国味道和饮食空间,令人感动。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珍惜每片土地,珍惜传统文化,挖掘它们蕴藏的精神力量。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茶杯犬多少钱一只白色最便宜

怎么判断玉已经戴活了戴了三年的玉怎么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