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探索竹雕笔筒如何呈现道家的隐逸精神!

12-25

探索竹雕笔筒如何呈现道家的隐逸精神!

清 时澄之 香山九老笔筒 上海博物馆

挣脱外在的束缚,追求人生的真实,老庄思想提出朴素的美学观,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对于竹刻艺术创作而言,老庄思想中自由、无功利、无目的的艺术精神,推崇古拙、质朴、自然之美,在竹刻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竹刻艺术的形式表现和图形的扩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浪漫文人隐而逸

“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是道家士人喜爱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批将儒家礼法约束蔑弃的浪漫士人,抓住现实人生,酣歌、纵情、欢唱、观舞、博奕、论经、读史、赋诗、饮酒……在一种逍遥欢乐的氛围中创作艺术、体悟人生。香山九老、竹林七贤等都反映了这种生活方式。

明 朱缨 刘阮入天台香熏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香山九老”是指唐代白居易、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慎、张浑、狄兼谟、卢贞等9位文人墨客,在河南洛阳香山雅聚,结为“九老会”。清代时澄之的笔筒“香山九老”,是表现文人退身隐居、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甘于清淡的情趣。白居易《香山寺二绝》之一“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正是这种悠闲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

竹林七贤全都喜爱老庄,他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下“当其得意,忽忘形骸”。他们相聚清谈的“言意之辩”、“声无哀乐”早已对政治渐行渐远,他们豪放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后人追思“老庄”的一种符号。传清顾钰“竹林七贤”竹雕笔筒表现了林中群贤毕至,一组下棋,一组听琴,各得其所。人物不拘泥于形似,约略数刀而神态生动。整器用刀深峻,挑顿有力,不作矫饰。竹枝、树叶以块面形式处理,带有浓重的装饰性效果。

清 王永芳 归园田居诗文笔筒 台北故宫博物院

庄子曰:“乘莽竗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扩壤之野。”庄子推崇的这种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道家为核心的隐逸思想,形成了回归山水自然的行动,这自然也是竹刻者们憧憬田园、投身隐逸的心理映照。体现在辞赋创作上,典型的就是陶渊明。清早期王永芳竹雕《归园田居》诗文笔筒作品,筒身阳刻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文,运刀流利酣畅,行文自然洒脱,刻画飘逸,转锋灵动,透析着名家的气韵,毫无呆滞之感,全篇一气呵成。刻字挥洒自若,竹肌纹理清晰,全器包浆莹润,古朴风韵浓厚,可谓是文房四宝中的珍品之作。

神仙洞府幽而深

朱缨为明代嘉定著名竹刻家朱鹤之子,继承其父竹刻之艺,虽然作品传世不多,但能看出书法和绘画的造诣颇深。他流传下来的有竹林七贤笔筒、刘阮入天台香熏、竹根雕佛手等。“刘阮入天台香熏”就是依据《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记》的道家故事而来。竹刻画面以围棋为中心,刘晨和仙女对弈,阮肇在一旁观看,从中学习棋艺。这三个人物注意力集中的部分,就是画面中仙女二指夹持的这一着欲下未落的棋子。另一仙女手执芭蕉扇,站立洞门,正在呼唤着什么人。整体画面的布局显得幽深而恬静,雕刻的山川之树,纤曲盘折,气韵横生;雕刻的仙女、刘阮四人,有古蕴遗风。那萦绕的青藤、苍老的树松、从生的灵芝、奇形的山石,深刻地反映出“神仙洞府”的神秘色彩。

清 (传)顾珏 八仙过海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道家有名的故事之一。清竹雕八仙过海图笔筒以道家“八仙”乘槎渡海为题,显示了人物同舟共济的情景。画面近景以大海为主,中景山岩松树及远景之群山,人物刻画近似半立体,神态安逸、祥和。他们或谈笑、或远望、或沉思、或执篙,体态饱满,凸显作者深厚之圆雕功力。山石刻画以圆刀为主,用刀狠辣;松树枝干大胆保留原有竹材光素之机理,松针刻画亦利落潇洒。中景山岩方圆刀兼施,浑厚中不失灵动;远山松弛而气缓,光影柔和。空灵的树干、高耸的山岩,同“八仙”身份相呼应,汹涌澎湃的海水与整体平稳的人物形象呼应,含蓄地叙述着仙人们的法力。

向往生于山水间

在表现推崇道家哲学人物的生活状况上,最知名的莫过于清中期的周颢。对周颢的身份,历来定位为隐士,即不仕之高士。钱大昕为之作传,称“山人”;封导源撰《马陆镇志》,称“隐逸”;程祖庆辑《练川名人画像》,称“处士”,皆为此义。他的一生几乎就是道家人物的生活典范。周颢其人的经历,就趋向道家风骨。周颢终身是一个士人,高尚其志,个性磊落不羁,不肯到朝廷去听候差遣,孤介绝俗、诗酒风流,为人处世上始终保持着人格与经济上的独立。他是嘉定竹刻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竹刻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由于他喜欢王蒙等人的层峦叠嶂、细笔繁皴的密体山水,就吸收古人画艺的同时并把它体现在竹刻领域。在周颢之前,刻画的溪涧、树石、亭台、山水基本上是人物活动的背景。

清 周颢 松壑云泉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周颢介入竹刻创作以后,就开始出现了全景的山水,例如周颢刻作于乾隆九年(1744年)的“松壑云泉图笔筒”。自周颢后,竹刻渐渐将自然山水作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栈道行旅、兰亭高会、老子出关、山村归客等道家题材、图样开始流行。这些流行的图样,多将人物置身于茂林修竹、层岩叠嶂之中,大多表现全景或中景,以人物在山水间活动为主题,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道家的生活向往。


原文:《竹雕笔筒遥想道家生活》-郭琳

资源出处:《中国收藏》2017年12月刊

《中国收藏》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袁大头银元图片及价格

祁门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