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也非常独特的内容,中国的典故中就有君子如玉,触手有温;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等说法。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和田玉并赋予“德”的内涵,于是,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泛传播,并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寓德于玉,以玉比德。
中国古人还将视玉为不朽的象征,将玉看成通天的神器,视玉为君子应有的高洁品质,这些都彰显了中国人对玉和玉文化的喜爱与推崇,也成为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
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喜爱玉,大量使用玉,例如皇帝的玉玺,皇帝死后的金缕玉衣,玉制挂饰和配饰,玉碗玉筷,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那样对玉寄予了这么多的期盼与意义。
玉文化伴随中华民族文明的始终。从近万年的黄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茆遗址、二里头、殷墟以及以后历朝历代墓葬,都能看见其身影,盛行长达三千多年。
玉在古代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例如玉玺、玉圭,玉璧,它也是品德与权势的象征,它是中国人眼中的神器,是神权的象征,例如古代祭祀用的玉琮。人能借助它实现人与天,人与神的交流与对话。玉代表了不朽,人死后的九窍包括肛门都要塞上玉,这样能保证尸首不腐,灵魂不散,例如发掘的有名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以及汉海昏侯刘贺墓。
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
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