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点科普
编辑/原点科普
说起昆虫,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对儿时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玩具”,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10种儿时玩过的昆虫,看看你小时候玩过几种?新来的朋友点点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种 蛞蝓
蛞蝓又称鼻涕虫,这是一种黏糊糊的软体动物,在雨后经常出现在菜地或者院子里,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全身粘液覆盖,形状像鼻涕,看起来让人有点恶心,带两根触角,爬行缓慢,可收缩,属于害虫,会侵害庄稼,盐和强光能将其杀死。
我捉到鼻涕虫一般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拿根棍子戳他的皮肤,榨出里面的强力胶,这种胶的粘附性很强,可以粘起风化石,甩都甩不掉。
另一种是在它身上撒点盐,看它会不会变成水,想想也是好笑,小时候为了看它会不会变成水,能呆在那里看一天,这都是忘不掉的童年回忆。
第二种 独角仙
独角仙是儿时常见的一种大型甲壳虫,之所以叫作独角仙,是因为它长着一只雄壮而有力的独角,辨识度非常高,又因为独角仙的角顶端有分叉,所以在中文当中其学名叫作双叉犀金龟。
小时候喜欢捉来看他们打架,比日本相扑都热闹,雄性独角仙好斗,为了争夺配偶权和食物会用额角搏斗,出战双方会先上下晃动额角,收缩腹部发出“叽叽”的示威声,若是双方都不退缩,它们会把额角使劲插入对方的身体下面,将对手举起掀倒,被举起的一方以失败告终,通常只要被举起一次就会立马认输逃跑。
因为独角仙可入药,也可作为宠物饲养,标本还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所以现在很多人会捕捉野生独角仙,导致其数量濒危,在我国,独角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经不能够随意进行捕捉了。
第三种 土元
土元也叫土鳖虫,小时候我家老屋后墙根处捉到过一些,长着六条腿,每条腿的小腿部都长得非常硬,有着非常锋利的倒刺,小心被它扎到,那时喜欢捉来土鳖,然后逗我家的小黑猫玩,由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小东西,把猫都给整蒙圈了。
后来奶奶告诉我,土鳖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老值钱了,比猪肉还贵,所以对它的好感油然而生,经常捉到它置沸水中烫死,然后烘干或晒干,去换点零花钱买雪糕吃,如今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加,野生土鳖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在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上的价格更是逐年攀升。
第四种 蟋蟀
蟋蟀又名蛐蛐,常栖息于土穴中、砖石下、草丛间,夜出活动,因此要捉它只有夜晚,白天一般难以捉到,夏夜在田野都会听见它们的叫声,十分洪亮,人走过它们洞穴附近就会停止,想要抓住它们,可以用水浇灌它们的洞口,然后待它们露出头来一举拿下,蟋蟀从古代开始就作为一种观赏性生物。
很多农村的孩子都玩过蟋蟀,常见玩法就是斗蟋蟀,看看谁捉的蟋蟀厉害,那时斗蟋蟀只是单纯的好玩,但现在有的人却拿蟋蟀互相争斗,用来牟取暴利,有的品种好的蟋蟀能卖到几十万,斗蟋蟀不再是我们童年玩的那么简单了。
第五种 臭屁虫
臭屁虫也叫椿象、放屁虫、臭娘娘等,分布广泛而且种类繁多,有黑色、黄色、灰色等品种,臭屁虫多食果树的美梢、花芽、果实,危害果树健康,导致果树产量减少,是百分之百的害虫。
本来是在臭椿树或者香椿树上可以看到,但我家楝树挨着邻居家的那棵香椿树,所以这些臭屁虫有时候会不请自来,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它们就会自作主张地飞到我身上,然后放出一些臭味潇洒离去,这种臭味一时半会还散不掉,用水洗半天都不起作用。
这还是在没有招惹它的情况下,如果你攻击它或者把它打死了,那臭味更是无法言喻,所以对它们是一直不太喜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南方黄色外壳的臭屁虫比较常见,龙眼树、荔枝树上最多,要是去树上摘果实的话,会遭受臭屁虫分泌的毒液威胁,那味道臭的刺鼻,如果眼睛不慎碰到毒液,会导致眼睛睁不开,严重的还会造成眼睛发炎。
不仅如此,臭屁虫的毒液对皮肤也能造成损伤,我小时候就被它的毒液弄到过,现在还有伤疤,所以一般小孩子很少捉它玩,但也有的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把臭屁虫当成香饽饽,喜欢捉来臭别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在臭屁虫竟成了一道餐桌美食,能卖到300多一斤,比大鱼大肉的身价都高。
第六种 蜻蜓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它的眼睛又鼓又大,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佳,而且还能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看而不必转头。
夏天的傍晚雷阵雨过后,拿起扫帚出门捉蜻蜓是我们农村孩子的最爱,雨前雨后的蜻蜓都低空盘旋,给了我们可趁之机,捉蜻蜓都挑选宽阔平坦的地方,大操场宽马路是最佳选择,但是蜻蜓们飞得实在太快,捕捉起来也不太容易,特别是红蜻蜓,很多孩子都会制造一种简单的捉蜻蜓的工具,用竹子编个框,然后粘上几层蜘蛛网,这样就能轻松的网住蜻蜓,黏住的蜻蜓就不会弹飞。
捉来的蜻蜓我们一般会在它尾巴上绑个东西,然后看他飞起又落下,因为从小被教育,蜻蜓是益虫,可以吃蚊子,出于好奇,有时也会抓一些蚊子,看蜻蜓是不是真的会吃,果不其然,还吃的津津有味,玩够了就会把它们放生,希望它们回归大自然,好多吃些蚊子。
第七种 锹甲
锹甲也叫锹形虫,我们那儿也叫它“三夹子屎壳郎”,全身披有黑甲,每年夏天是他们最活跃的时期,因为它喜欢以树汁为食,所以在流汁的树上很容易见到这个张牙舞爪的家伙,红薯窖或者废弃的沼气池也能发现它们。
捉它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它头部的锯齿形上颚十分锋利,像一双大钳子,如果不慎被它夹到的话,轻则脱皮,重则流血,锹甲生性好斗,我们一般都会捉来两只,然后看它们打架,感觉比现在的电动玩具要有意思。
第八种 蚂蚱
因其形状像扁担,大个儿的也叫“大扁担”,小时候路过杂草地想捉蚂蚱的话,只需要去地里趟一下,那些隐藏很深的蚂蚱就会蹦出来,捉住之后会捏住它的两条后腿,看它磕头求饶,然后用根牛草穿过它的身体,穿成一串一串的,也可以拿回去逗小猫玩,不过最后还是成了小猫的美食,或者在它腿上绑块小石头,看它能不能再蹦跶。
当然小编也吃过蚂蚱,但并不是油炸的,而是在野地的原味烧烤蚂蚱,那时吃起来真的香,如今再也找不到那种味道了。
等到秋收过后,不少秋蚂蚱会藏在庄稼地的秸秆下面,用脚踩那些秸秆把它们赶出来,很容易就能捉到,但是留给它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常言道,秋后的蚂蚱长不了,这个时候捉它们,不免黯然神伤,因为蚂蚱的时光不多了,我们这一年也已经过去大半,要为来年做准备了。
第九种 蚂蚁
蚂蚁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蚂蚁属于蜂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
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可除了在太阳天下,用放大镜将一束光死追着可怜的蚂蚁,直到把它烤爆之外……还真没做过什么科学小实验了。
在农村除少数女孩子怕蚂蚁外,其他孩子都喜欢玩蚂蚁,吃饭的时候,有的孩子故意将饭粒或肉骨头丢在蚂蚁多的地方,看它们怎样将食物搬回家,蚂蚁会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兵分几路行进,众多蚂蚁走得密密麻麻,带有一种滚滚向前的动感,让人不由震撼,惊叹于蚂蚁的力量、团结、以及做事情的执着。
那时住在农村,有一次我看到了一簇蚂蚁,就决定要好好的欺负它们一下,好显示一下我作为人类的优越感,我把它们团成一团,用铁片小心翼翼的将它们移居到灶台里,中午做饭后灶台尚有火星,在这里严刑拷打它们再合适不过了...咦,它们怎么往外溜啦?跑的好快,怎么办怎么办?真是急死老夫了,嗯哼,既然不乖乖得受死,那就别怪老衲我辣手摧花了,于是我从卧室里取出全无敌,对准灶台里的蚂蚁就是一顿扫射,“嘭”……一团火苗从灶台往外窜出...嗯?你们问我蚂蚁怎样了?Oh My God,你们真是丧心病狂,我眉毛都没了,你们居然还关心蚂蚁?
第十种 蚕
农村的孩子应该都养过蚕,记得小时候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摘桑叶喂蚕,看他们吃的不亦乐乎,然后一天天的长大,变得又白又胖。
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熟蚕才会上蔟结茧,最后在茧内化蛹,蚕蛹就比较好玩了,小时候的我还没等到它破茧而出,就迫不及待的拿起剪刀剪破蚕茧,取出蚕蛹来玩,最喜欢的就是看蚕蛹跳舞,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小时候管它叫“东南西北”,并且傻傻的坚信它会报时,问它到中午了没有,然后按着它的头,它的尾巴尖会摇来摇去,算是回答,而且蚕蛹不仅好玩,还是一道美食,含有丰富的高蛋白,烧烤蚕蛹嘎嘣脆,没吃过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