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一二汇兑券发行始末:揭秘东北珍品背后的金融传奇

04-21

一二汇兑券发行始末:揭秘东北珍品背后的金融传奇

曾经笔者一直认为,全世界的货币进制都是10进制抑或100进制,比如1元-10角,1角=10分,1卢布=100戈比,1美元=100分


中学时代学习历史后,发现英国的旧英镑币制,不是如此,旧英镑每1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也就是1英镑=240便士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笔者开始收集近代纸币后,同样发现了近代纸币也似乎有类似的进制

这张纸币在下方标注“此券每元作奉小洋十二角”小洋即为单毫或者双毫银币(也就是一张纸币等于单毫12枚,双毫6枚),而根据当时的东三省物价,小洋一角可以兑换当十铜元18-25枚,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中国东北效法英国,实行了双重进制,可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1916年,东北奉天(今天的辽宁省)省金融情况急转直下,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应对财政崩盘,奉天省长张雨亭想了又想,只能靠东三省官银号印票子了……

于是印钞机开动,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继续进口生活必需品,东三省业出口了大量的大豆,豆油和豆饼,但是东三省财政状况风热那不见好转……


银价上涨造成市面上白银流通越来越少,奉票的购买力日趋下降;而国内则因北洋政府严令中、交两行停止兑现,导致发生了“京钞风潮”奉天也出现了挤兑状况


1916年5月,张雨亭命令奉天总商会和日本商业会议所协商,议定每日兑付一万元银元;令中国银行奉天支行和交通银行奉天支行筹集现银运造币厂铸造银元用以满足流通;东三省官银号发行五角小票以辅助现银,收回十元大票以防止挤兑。但双毫银币仍然缺乏,市场挤兑仍然时有发生,投资商手持银元,将奉票和打样的比价一再推升……


于是1918年1月22日,东三省官银号正式公布开始发行“一二大洋汇兑券”用新币代替旧币,汇兑券与奉小洋票比值为10:12,


此时汇兑券就是不兑现的纸币,市面上姻缘停止流通了……其实可以这么说,东北的废两改元在1918年已经实现了,比南京政府的废两改元早了整整15年(虽然撕下了银元仍然作为货币流通,但是文件规定银元退市……)


东三省官银号将现银存于上海作为“一二汇兑券”发行的而准备金,上海市民随时可以买卖。每元折合现银7钱2分但不能在奉天兑换现银


原来的小洋票改称“四厘债券”,每年两次付息,不兑现也可作汇。

同时文件规定规定奉票为不兑换纸币,这样东三省的物价才稍有稳定,挤兑逐渐平息……


东北的废两改元就这样完成了……


之后,同年奉天省按市价沈平银60万两合现银元81万余元,奉天省财政厅追加19万元,总资本计为现大洋100万元。1919年1月,增加至140万元。在此期间,东三省官银号的奉大洋币值稳定,实力充沛,成为全东北地区金融枢纽,发行的货币不仅流通于东北三省,还延伸至热河、河北、上海等省市。


奉票作为一种银本位货币,以银元为单位面值,所以东三省官银号发行的汇兑券理论上可以持票兑换银元,比较像今天的港币,上面也写着“凭票即付”字样,这就意味着奉票的发行机构有义务兑换“大洋”出来。


但是随着张作霖和奉军的军事行动逐渐扩大,奉票需要制成的军队也就越来越庞大,为了应对,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的整军经武行动,第二次直奉战争,争夺华中的战争,抵抗北伐军的战争,奉票的总发行额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1916年底奉票发行1508万元,1922年底奉票发行3600万元,1924年11月奉票发行22328万元,1925年奉票发行51372万元,到1928 年更是狂增到130亿元。


东三省官银号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最大的银行,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其综合实力已达到了全盛时期。然而这个时候东三省官银号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货币发行,支持奉系军阀征战。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军费支出惊人。


然而,东三省官银号在1928年肯定没有130亿银元,别说东北,全中国都没有,那怎么办呢,通货膨胀呗!


1928年7月24日,张学良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这正是奉票暴跌经济衰弱之际,张学良苦叹:“奉票跌落真是无法挽救。”


于是,张学良召开东北三省经济财政金融负责人会议,成立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负责新货币印制发行等工作,准备库发行 5元、10元两种四行号准备库现大洋兑换券,与现大洋同样流通,随时不限制兑现,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成立后公布了“奉票维持方法”,奉票与现洋的比价大体维持在50:1


一二汇兑券就这样被50:1兑换为东三省官银号“新大洋券”……到此寿终正寝


一二汇兑券见证了东北经济最好的一段时期,见证了张作霖从东北王到安国军政府大元帅,也随着近代东北经济不可挽回的崩溃而一步步走向深渊,从而被新的货币取代……

博美狗狗智商相当于人类几岁

奥西猫为什么难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