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20世纪80年代震惊藏界的古钱币奇案揭秘

06-21

20世纪80年代震惊藏界的古钱币奇案揭秘

《收藏》杂志

以专业积累为大家推送新鲜、有趣、有用的独到资讯

以真实事件为灵感改编的电影《古币风波》

1989年3月27日,一场恐怖事件席卷了上海钱币收藏界———两个歹徒光天化日之下洗劫了上海大场镇上的一户人家,把主人反绑在椅子上,用棉纱头堵住了他的嘴,抢走了家中收藏的数千枚古钱,装了两大蛇皮袋,然后装作像是外出打工似的,一人背一袋,扬长而去……

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呢?

▌7元钱买到“中国镍币鼻祖”

1982年的一个星期天,“泉痴”陈福耕在上海市中兴路市场上,花七元钱买下了一罐旧钱币。回到家里,他便迫不及待地玩赏起那一枚枚锈迹斑斑的钱币来。他找出一枚色泽灰白,满是油腻的硬币,用抹布擦尽油腻,硬币现出了庐山真面目:这是一枚5分镍币;只有现今的“1分”币一般大小,正面中间印着阿拉伯数字“5”,环以珠圈,上下两端皆为英文;背面正中赫然一条蟠龙,上下两端亦为英文。

他搬出英汉词典细细对照——正面上端“伯明翰造币厂”, 下端“英格兰”;背面上端“镍币样板”’,下端“千克”。莫不是被称为中国镍币鼻祖的那枚“伯明翰”?丰富的钱币知识令他直觉,这是一枚非同寻常的钱币!陈福耕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飞也似地去找他的恩师——中国钱币考古界泰斗马定祥老先生。马老先生反复审视后,拍案叫绝:国外只有“10分” 币拓本,你是国内第一个发现此珍品之人,真乃钱币界一大盛事!他还向陈福耕道出了这个中国镍市鼻祖的来历——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暮春的一天。早朝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太和殿将前一天送达的委托大英帝国伯明翰造币公司代铸的3枚镍币样板,恭恭敬敬地跪呈光绪帝载湉,奏请皇上诏示天下,实行币改。然而保守派却极力反对,认为铸币上尽是洋文,并无大清文字,足见洋人之傲,倘若颁行天下,有辱大清国威仪;尚且大清国尚无镍矿藏,若委托大英帝国代铸,则镍材、铸造、起运皆需大清朝廷支付白银,益少害多。一时间,太和殿内纷争骤起,洋务派和保守派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这时,光绪帝身后隔着垂帘的慈禧太后一锤定音:“改币制可暂且缓议!”霎时,满朝大臣噤若寒蝉。大清国的首场币制改革就这样流产了,那3枚象征着币改宏图的样板镍币被深深埋进历史尘埃之中了……

陈福耕拥有了“伯明翰”之后,他在钱币界名声大振,声播海外。1984年12月28日下午,一辆豪华型皇冠车悄然驶进陈福耕家门口。“敝姓许,名适宪,最近刚从美国探亲回沪,因慕陈先生古钱研究盛名,特叩扰登门请教。”绅士模样的老者字正腔圆、气宇轩昂地对开门揖客的陈福耕自我介绍。陈福耕忙将许先生迎进屋里。还未坐定,许先生开门见山地说:“今日打扰,是为陈先生所藏镍币珍品伯明翰而来,敝人受英国皇家钱币协会所托,有言相告。这是委托书,敬请过目。”说完递上一纸委托书和一张开着1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陈福耕看过委托书,睨视了一眼那张巨额美元支票,傲气陡生,正色答曰:“许先生,福耕出身贫寒,又因痴迷古钱,以致年过而立仍家徒四壁,这笔美金对于我来说非同小可;但是, 英国皇家钱币协会委托书上言词欺人太甚,说此币为英国国宝,理应由英国珍藏,其言大谬。我想请许先生转告该会同仁,英国从鸦片战争起,劫掠了多少中国国宝,却为何至今不归还我国珍藏?”一番铮铮之言,令许适宪先生肃然起敬:“陈先生实为我炎黄杰出子孙,许某钦佩至极。金玉良言,许某定当转告。”

光阴荏苒,春秋两度后,他竟再作惊人之举。1987年,为庆祝中英香港谈判喜获成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来华访问,到上海后提出看看上海民间珍藏,并特别提出欲看看孤币“伯明翰”。陈福耕反复思考,带去吧,倘若女王要将此币带回英国,如何应付?不同意吧,万一女王不悦,给友好访问蒙上阴影,有碍邦交,岂不坏了大事?同意吧,国家失去一宝,自己也枉费心血,何益之有?陈福耕一夜难眠。

翌日,伊丽莎白女王参观时走到陈福耕的展品前,陈福耕落落大方地向女王介绍了“伯明翰”镍币的历史及发现经过,女王得知只有拓片,无缘目睹珍品实物时,那双高贵而美丽的眼睛掠过一丝遗憾。

1989年3月27日上午9时,一高一矮两个青年突然来到陈福耕家,借口要请陈去辨认一枚明朝古币,再三纠缠不已。陈福耕慨然允约,起身准备送客。这时,矮个子突然将陈摁倒在沙发上,高个子从腰间拔出一把大号猎刀,顶住陈的咽喉:“别动!我们谋财不害命,识相的交出全部藏品,不然就杀你全家!”接着,两劫匪用绳索将陈福耕捆绑结实,用丝绸塞住嘴巴。少顷,歹徒提着两大包洗劫的古币和其他物品扬长而去。

特大抢劫案,震惊了社会各界。上海公安机关迅速组成精悍的专案侦察小组,半年之中,足迹遍及上海各个角落,几乎将钱币界摸了底朝天。然而,被劫珍宝却杳无踪影。1990年初某日,专案组获悉:被劫物品中的一枚珍市“天德重宝”铁钱在福州出现!陈福耕随着数名侦察员赶至福州,一眼便验明 “天德重宝”为被劫正身。追踪之下,事主声言从南昌一故友处所得。他们马不停蹄直往南昌,一番溯源,侦知系从上海一贩子手中所得。l月24日,刚从深圳返沪度春节的古币贩子朱瑞荣被请进公安机关。朱交待,此币从一个叫陆礼斌的青年手中以50元价格购得。经侦察得知,陆礼斌就是那高个子抢劫犯。

新年伊始的一天中午,上海圆明园路某报社门前,几名身着便装的侦察员不约而同地围向前来报社访友的一名高个子青年。“陆礼斌!”一名侦察员老友似地一声招呼,高个青年条件反射地回过身,一副锃亮的手铐牢牢地锁住了他那双罪恶累累的手。

3月20日,稀世珍宝“伯明翰”5分镍币样板,终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个花坛内起出。拂去尘土后的国宝,闪着暗白色的光泽,并无半分炫耀身份地重返人间。

▌钱币大师的破案术

孤币奇案就这样告破,但是,公安人员究竟是如何锁定犯罪分子的呢?

随着《钱币大师马定祥》一书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披露了马大师“智破中国古币第一案”的传奇轶事,更多相关幕后情节终于曝光。

钱币收藏家马定祥

当时,警察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行动,把上海滩凡是跟古钱币有关的人,挨个儿地排了队,展开“拉网”大行动,因为这是解放后第一起涉及古钱的案子,又是在大白天上门抢劫,情节恶劣,罪行严重,若让其得逞,老百姓岂有安宁之日!尤其据说歹徒的主攻目标就是“价值十万美元”的英国伯明翰样币,此枚号称“绝无仅有”的近代珍钱,在国际上声誉卓著。

这个案子着实给上海市民震动不小,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新谈资,因为不久之前,人们还从报纸上和电视节目里,看到过关于那枚“伯明翰”的报道,也看到过那位青年钱币收藏家的风采,怎么转眼竟酿成了一场惨祸!

这位年轻的钱币收藏家陈福耕是马定祥的八大弟子之一,是大场镇一家小厂里的职工,多年来月工资只有数十来元,家境并不宽裕,但是他钟情于古钱,是个有名的“钱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一有机会就往“大道”上走,一有了钞票就往古钱上“扔”,也有得是玩儿钱的“门槛”。自从拜在马老门下之后,他在“万拓楼”的氛围里,逐渐成了一个钻研明代钱币的好手,不仅收集了明代所有年号的钱币,并尽可能汇集了明钱那千变万化的版式,从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铸的“大中通宝”,直到明王朝覆灭后,南方地区福王等政权铸造的“南明钱”,还有李自成、张献忠、韩林儿、吴三桂等一代风云人物铸造的钱币,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形成一个非常可观的明钱系统,因此在玩儿钱的伙伴中一时有“明钱大王”之美誉。

马老的八大弟子中,有两个住得很远,一个是在川沙的潘连贵,另一个就是住在大场镇的陈福耕。每周两次与师兄弟们约好去马老家问学,他都要付出更多的辛苦。陈福耕到市中心要跑二三十里路,半路上吃碗阳春面,总是按时来到。每次从马老家里出来都很晚,因为万拓楼里有着无穷的魅力,大家听马老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更半夜。如果错过了通往大场镇的58路末班车,他就得乘夜班车到彭浦新村,再从荒野中的场中路走向大场,一个人要在漆黑中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但七八年来他风雨无阻。

小伙子非常机灵,在全国各地都有泉友来往。因为腿勤,也有不错的运气。他曾经在宜昌路的地摊上,“淘”到一枚秦代“铢重一两十四”钱;从一个外地亲戚带给他的一小包杂钱中,发现了一枚“同治通宝”宝巩局当五钱;在黄陂南路三角地的街心花园里,觅到了永历通宝背“部”小平钱,尽管那天为了淘古,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所谓得了这“部”,失却那部,但他还是感觉值得,脸上总是笑嘻嘻的。

直到有一天,运气再次从天而降,他在一处冷摊上发现一枚印着英文伯明翰公司的中国钱。他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中英合璧式的铜钱,于是急急去向马老师请教。马老师告诉他,这是枚好钱,是晚清时期一家英国生产制币机器的公司在中国做的广告钱,是以此来向中国政府和各地督抚兜揽生意的,后来陕西省就采用了这家公司的机器,生产了大量的铜元。该公司就叫伯明翰公司,所以那广告钱上就有伯明翰公司的名字。同时马老师还告诉他,尽管这种钱国内很少见,但不是绝无仅有,马老师自己手里就有三枚,但不是同样的版别……听了马老师的一番话,小伙子的心都醉了,一脸如获至宝的陶醉,简直要飘起来了。

不久,适逢一家报社的记者来访,随之电视台也前来采访,他乘着高兴劲儿,把这枚新到手的“伯明翰”也“热炒”了几句。可是他没有想到,报纸上登出来的文章,使“伯明翰”大大“升值”,成了价值“十万美金”的大金娃娃了。等他到电视台亮相之后,他就成了世人眼里腰缠万贯的超级富翁了。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钱币这玩意儿也会“树大招风”,把它捧得过分了点,结果也会适得其反。跟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样,看来钱币既能带来愉快,弄不好也会带来灾难。

谁也不会料到,那些“热炒”的报纸和电视节目,勾起了一个个体户出身的报社特约记者的邪念。这是个原本跟古钱横竖不搭界的人,虽然外表也文质彬彬。此人想钱想得发疯,认定电视里的陈福耕是个富得流油的财主,家里不晓得藏了多少宝贝,所以在上海图书馆的钱币柜台前,将陈福耕的形象“锁定”,并跟踪到他的住处。为了能够顺利得手,这个歹徒先后五次来到大场镇,观察陈福耕所住的大楼的进出地形和居民活动的规律,又根据报纸上提供的工作单位,打电话到陈福耕厂里,获知了厂长的姓名。在作案之前,他还许以重金,从崇明岛雇来一个青年农民当助手,在浦东东昌新村租借的房间里,做过模拟抢劫试验。

不知他们进行过多少次这样的模拟,然后,在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日子,两个灾星“游”近了陈福耕,经过一段近距离的较量,他们就把陈福耕多年的心血“打发”了,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古币第一案。直到当天中午,陈福耕的妻子中午下班回家,陈福耕才被解救下来,当时他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了。

马定祥听到这个消息后简直呆住了,天底下居然会有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不仅是解放以来闻所未闻的怪事,就是从他开始玩儿钱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也从未听说过!马老震惊之余,心疼地安慰小陈,先把身体养养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鼓励他一切从头开始。

接下来的事就是公安局的亮相了。宝山区公安局把所有可能的线索排了又排,首先在钱币收藏界排队,把上海玩儿钱的朋友都“请”上了花名册,可是陈福耕看来看去都不是。其实上海的玩钱人,包括常在“大道上”走动的“古董鬼子”,陈福耕少有不认识的,他太熟悉这个圈子了,包括圈内的一切风吹草动。但是对于降到自己头上的这场风暴,他却毫无所知。或许应该看看圈子以外的动静。如果排除了钱币收藏圈子,面对上海这个汪洋大海,网该如何撒呢?

那些年头正是各地泉学之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各地泉友寄到万拓楼的信件,每天有一堆,马老总是每信必回,有问必答,一丝不苟,笔笔清楚。各地泉友除了请教问题,还常有吃不准的钱币拓片,寄来请马老鉴定。

这天马老收到一封来自福建的信,信中说近来看到一枚非常古朴的钱币,从未见过,甚是喜欢,但开价很高,不敢贸然买下,请马老给掌掌眼。信中附了那张古钱的拓片。那拓片拓得实在不能算好,但是那“天德重宝”的钱文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马老顿时引起了警觉———好眼熟的钱呀,像在哪里看见过,好几年前……终于记起来了,这是陈福耕收藏的钱币!既然陈福耕的一枚钱拓在福建,说明那钱就在福建;既然有一枚在福建,那也许就不是一枚,而是一批!

马定祥为电影《古币风波》亲自绘制的“宋代珍币”

马老的另外一个弟子徐渊在记叙这件事情时,这样写道:“1989年3月,师弟陈福耕千辛万苦所收集的包括成套明钱在内的大批古钱币被歹徒洗劫一空!马老闻讯后,一方面对福耕百般安慰,勉励他重整旗鼓;一方面对歹徒的无耻行径极表愤慨,希望案子能及早侦破。有一天我来到马老家中,他拿出一张天德铁钱的拓本,问我是否看到过。当我记起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上陈福耕《谈谈天德钱的几次发现》一文,曾附有一铁钱图拓时,他满意地点点头,同时要求暂时不要声张。后来才知道,由于马老曾对福耕所藏珍钱一一过目,凭着他对古钱币了如指掌的‘特异功能’,对这枚外地寄来的铁钱拓本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及时通过福耕向公安部门提供了这一极为重要的线索,从而成了侦破此案的突破口。”

公安部门按图索骥,直趋福建,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明查暗访,终于找到了上海的根子。当公安人员把那记者的照片拿给陈福耕看的时候,陈福耕顿时跳了起来:“就是他!”

此事还有两个不错的余波,一是宝山区公安局为感谢马老给予的帮助,关键时刻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决定向马老颁发奖金,以示表彰和感谢。马老表示心意领了,但是奖金坚决拒收。

另一余波是,此事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编剧知道了,认为故事很有戏,就援此编写了一部电影剧本《古币风波》,剧中的有些配角演员就由钱币界的朋友担当。其中有个钱币鉴定师的角色,竟请求马老出场。马老很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并跟导演很好地配合,出色地上了镜头,大家还说他很上镜头。这也是他晚年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

可直接在收藏微店订阅2018年《收藏》杂志

本期《收藏》微信责编 韩涧明

微信运营合作请发邮件至

libin@artyfun.com

创刊于1993年

一册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杂志

微信ID:sczz029

景德镇青花瓷简介

利用通宝背二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