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罗启松的翻簧竹刻艺术: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2-09

罗启松的翻簧竹刻艺术: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文/梨白


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以“美哉中华、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大型全国美术、摄影展览中有一幅工笔人物作品《翻簧老艺人》,画面上一位白发苍苍、戴着乌黑老花眼镜的老艺人在全神贯注地雕刻一件翻簧作品,旁边桌子上摆放着大花瓶、茶叶盒、笔筒、小台屏。

这幅画作,其实就是罗启松的自画像,而那些精美的翻簧,则是他精心创作的作品,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从事翻簧竹雕心血的结晶。

翻簧竹雕是黄岩的传统工艺,也叫“贴黄”“文竹”,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翻簧竹雕在清代中期达到鼎盛,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并称为“浙江名雕”。黄岩是国内最早创造翻簧竹雕的产区之一,也是国内目前保存该手工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尽管黄岩做翻簧竹雕的人也已寥寥无几,但罗启松和罗文弛父子却一直坚定守望着这块民间艺术阵地,并不断求索翻簧竹雕工艺的创新与发展。1998年,罗启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9年,文化部公布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现年八十有余的罗启松每天早上4点起床,爬九峰山,打太极。然后,早饭,临帖,创作或讲课。“翻簧与传统国画、书法是密切关联的,题字更是必不可少,所以草篆行楷每种字体都要练,天天练!”

罗启松作品《竹黄凤纹孔雀花瓶》

起步艰难:凭画画破格进了翻簧厂


“每年的12月份,我们又要上山采竹子,准备簧片了。”罗启松身板硬朗、思路清晰,看着一点不像80多岁的老人。他随手拿了一个簧片给记者看,说至今坚持自己动手做簧片,甚至刀具都自己做。

不知不觉,罗启松与翻簧已经相伴相随了六十年。

罗启松1935年出生在黄岩,念小学时,他就在家里利用业余时间作画,自学芥子园画谱,临摹画册的各种技法。本想去报考艺术学校,偶然的机会,23岁的罗启松被破格招进了黄岩翻簧厂,当学徒工。

进入黄岩翻簧厂后,罗启松就显得有些“另类”。科室里的其他人都用铅笔一点点地画,只有他是用毛笔画的。“她们用铅笔只能画一块岩石,而我用毛笔可以把整个山水都画出来。”罗启松说。有人不理解他的做法,说他傻“我拼命地画,天天画,因为有绘画基础,不到三年就出师了。”罗启松告诉记者,这期间,他对雕刻有特别的研究,出师后就从事创新工作,还获得了很多的奖。

罗启松颇有绘画基础,在翻簧厂里,受“翻簧雕刻老艺人”陈方俊先生指导,他逐渐掌握了雕刻、造型等手艺。

上世纪60年代,黄岩翻簧竹雕曾迎来一次短暂的辉煌:一大批翻簧工艺品出国展销,郭沫若与中央电视台先后到黄岩翻簧厂考察,翻簧艺术顿时誉满全国。许多翻簧工艺品受到老外的喜爱,出口有着良好的销量。

改革开放后,西方木制品玩具传入中国。翻簧厂亦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型生产木质圣诞礼品。原本从事翻簧竹雕的技术员们,也都去设计木质玩具。

翻簧工艺难度大,经济效益又不及木质玩具,谁还愿意去做呢?

罗启松也曾一度与木制玩具为伍,亲眼见证了翻簧艺术的衰落。“我应该为翻簧做点什么,至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老罗白天工作,夜里回家,悄悄地搞试验。1995年,老罗退休了,他推辞了许多企业返聘,把家作为工作室,开始潜心研究翻簧竹雕的技艺。


罗启松作品《贵妃出浴博古盒》


两大创新:翻簧翻出了新花样


在翻簧厂时,罗启松主要雕刻山水。退休后回到家中,他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开始雕人物、动物等。他不光将传统的翻簧工艺练至炉火纯青,还在此基础上搞了许多创新。

翻簧的雕刻,通常是去竹衣,露出竹簧,再在竹簧上雕刻。前些年,罗启松尝试留着一点竹衣,让翻簧竹雕更有立体感。除此之外,他还曾尝试着用硝酸腐蚀,让竹簧有层次感后,再雕刻。

“新竹的颜色很淡,过几年后,竹表面会被氧化,呈现出红色。”罗启松便利用竹子氧化后变色的规律,创造出一种浮雕法:在竹制品上先雕一层,再放置上几年,等表面竹色变红后,再雕第二层,这种雕法把竹子自然色充分利用,还不易褪色。老罗的作品《凤耳孔雀花瓶》便是采用了这种工艺。

为了丰富翻簧的表现手法,老罗大胆地吸收了贝雕、牙雕、玉雕等民间工艺的长处,从原来的单色线刻和浅浮雕,发展成浅雕着色和电烙烫画。他还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将历代画家的名作移植到翻簧制品上,竟然惟妙惟肖。

罗启松还将翻簧竹雕做成花瓶、屏风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他曾用竹子制成三十六个面,拼接成一个花瓶,花瓶的弧度接近于圆,此类高难度的工艺,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

在罗启松翻簧艺术馆里,罗启松指着一件“贵妃戏鹦鹉”的作品说,“这件作品花了半个月时间,技艺上采用传统的浮雕,人物比较生动,当时很满意,但现在看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近,罗启松经常会灵感来了,想到什么创作什么,但大致范围还是围绕家乡台州的青山绿水,比如天台山的瀑布,九峰山等,创作一些山水作品。

“过去雕的作品偏小型,古代山水居多。程式化、雷同的多。现在开始,有些变化了,想创作当代的景点,比如我每天爬的九峰山。”罗启松说,雕的技法,光靠传统技艺已经不够用了,他要尝试改变过去的山水,融入时代气息。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罗启松日日研究,悟出了用刀刻来表现山水画种的斧劈皴,“以前常用披麻皴刻法,现在我加上了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的技法,效果跟原来大不一样,气韵生动。”

罗启松说,原来山水画中的云雾是一条条刻的,现在用了斧劈皴,大小块面,点线面结合,云雾气象自然,山水也更有气势。“打破了原来的规律,把国画技法运用到了雕刻上面,技法更丰富。很多业内人都看不出来我是怎么雕刻的!”


罗启松作品《黄山烟云》三折屏风


传承之路:让翻簧竹雕代代相传


上世纪八十年代,翻簧竹雕开始走下坡路。1985年,黄岩翻簧厂再也不做翻簧竹雕,罗启松深受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倒下去,反而立志要将翻簧竹雕重新拾起来。

1995年,罗启松退休了,也有人高薪聘请他去做设计,但是他都婉拒了,“钱是赚不完的,只有把翻簧竹雕传承下去,才是我的愿望。”

罗启松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得到了支持,从此办起了翻簧研究所,将断了十几年的翻簧竹雕重新拾了起来。“我租了房子,叫了几个工人,成立翻簧工作室,家人无条件地支持我,一起辅助我。”罗启松告诉记者。

罗启松的儿子罗文弛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耳闻目染,也慢慢地走上了传承翻簧竹雕之路。

罗文弛出生在1966年,那一年他高中毕业放暑假,罗启松带了些厂里的外加工活回家给他做。那时,他就开始接触翻簧竹雕的加工。

“我也是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常自己拿着笔画。”罗文弛告诉记者,他高中毕业后去省工艺美术学校培训了一年再去考试,考到了安徽商业学院广告装璜专业,毕业后就在椒江上班,做平面设计,这期间一直没有放下翻簧竹雕的学习。

2000年,为了让翻簧竹雕更好的传承下去,罗启松开始招徒弟,招了五六个人,学了半年后,只剩下了一个人。

看着罗启松招徒弟这么难,罗文弛决定要替父亲分忧,跟他学翻簧竹雕。“翻簧竹雕看着难其实也不难,但也花功夫。”罗文弛告诉记者,他学了3年就入门了。他和罗启松学的套路也不一样,罗启松是从雕刻山水开始的,而他是从雕刻人物开始的。“刻人物比较难,我想先学难的,因为我觉得只要把最难的攻破了,其他的都会迎刃而解。”

这些年,罗文弛正式跟着罗启松学习翻簧竹雕这项手工艺,但是他们也是各有各的特长。“我是学了三年后才尝试镂雕,而他一开始就学镂雕。我让他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他能雕得比人家好,我觉得很满足,以后他肯定要超过我们。”罗启松这样评价罗文弛。

罗文弛不仅学罗启松的技法,也学父亲的创新精神。“为了让产品增加亮度,大家通常会给它涂上一层油漆,但是这样几十年后油漆容易龟裂。”罗文弛告诉记者,如果用机器或普通的布去打磨,容易打磨掉竹簧的表皮,但是他想到了用丝绸去打磨,这样处理后的产品更像象牙雕一样,有着很自然的光润。

不过,要想让翻簧竹雕传承下去,只靠他们父子俩是不够的。为此,罗启松每个周末都会去九峰古建筑的文化大院,给游人讲解翻簧竹雕,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翻簧竹雕。此外,他们教出的徒弟还让翻簧竹雕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扎根发芽。

社会对翻簧竹雕也给予了足够重视,2006年5月,黄岩区翻簧竹雕艺术馆成立。2007年,翻簧竹雕先后被区政府、市政府、省政府列入黄岩区、台州市与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13年11月成立首批启松翻簧名家工作室。

“艺术永无止境,传承古老民族文化,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罗启松说,翻簧竹雕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费时费力,目前以高档为主,价格比较高,但是最近他想努力推出一些实用品“不仅要有高档,也要有中档、低档,每个档次都有,符合更多人的需求。”

G20罗文驰黄岩翻簧宫扇《赏花图》

阿拉斯加犬是哪个国家的品种

成都花鸟市场